2025年第 一季度已经结束,各大车企纷纷交出了自己的财报成绩单。在这个充满挑战与机遇的市场环境中,不同车企的表现可谓是几家欢喜几家愁。
值得注意的是,新能源分化加剧,在行业整体净利润水平向好的背景下,头部车企凭借技术升级与全球化布局实现业绩爆发,而转型滞后的企业则销量下滑。
截止5月20日,车圈能见度分析了8家中国汽车披露的一季度财报车企业绩,在营业收入方面,3家营业收入增长,5家营业收入下滑增长;在净利润方面,6家净利润增长,2家净利润减少。

营收利润双增长,强者恒强
营收下滑利润增,各有增长密码
在第 一季度,比亚迪和吉利汽车(20450.SH;00175.HK)展现出了强劲的增长态势,营业收入和净利润都实现了同比增长。
比亚迪在2025年第 一季度继续巩固其市场优势。2025年第 一季度营收达1703.6亿元,同比增长36.35%;归母净利润为91.55亿元,同比大幅增长100.38%。
第 一季度期内,比亚迪新能源汽车总销量突破100.08万辆,同比增长59.8%,成为全球首 个单季销量破百万的新能源车企,其中纯电车41.64万辆,超特斯拉成为全球纯电销 冠,混动车56.97万辆。分品牌来看,比亚迪王朝网和海洋网分别累计销售45.67万辆和46.98万辆,腾势、方程豹和仰望品牌分别累计销售3.27万辆、1.92万辆和524辆。如此出色的销量表现,为比亚迪的营收和利润增长提供了坚实的支撑。
吉利汽车同样展现了增长势头。2025年第 一季度营收达725亿元,同比增长25%;归母净利润为56.7亿元,同比大幅增长264%。吉利汽车一季度销量70.4万辆,同比增长48%,燃油车及新能源车较上年同期均实现增长。
其中,吉利银河品牌销量26万辆,同比增长214%,吉利中国星销量33万辆,同比增长10%;领克品牌销量7.3万辆,同比增长19%;极氪品牌销量4.1万辆,同比增长25%。吉利银河和极氪品牌的表现也是推动业绩增长的重要因素。
在新能源车方面,一季度累计销量达33.92万辆,新能源车渗透率52.2%超过行业水平。此外,吉利的“全域AI智能战略”以及与华为的合作进一步加强了其在智能化领域的优势。
值得注意的是,部分车企在营收收缩中实现了利润跃升。
赛力斯在销量明显下滑的情况下却实现利润大幅提升。数据显示,赛力斯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为191.47亿元,同比下降27.91%;归母净利润为7.48亿元,同比增长240.60%。
总的来说赛力斯营收下降27.91%,赛力斯一季度总销量为45,135辆,同比下降46.31%。2025年以来,赛力斯汽车销量走弱,1月-3月合计销量为54552辆,同比下滑了42.47%。但因为售价高达50万元的问界M9是销量主力,拉高赛力斯的毛利率,仍然贡献了高盈利。
长安汽车同样在营收下滑的情况下实现了利润增长。长安汽车2025年第 一季度营收为341.61亿元,同比下降7.73%;归母净利润为13.53亿元,同比增长16.81%。一季度,长安汽车累计销量达到70.52万辆,自主品牌销量为61.1万辆,海外市场销售15.96万辆,新能源车型为19.42万辆。
这一增长反映出长安汽车在成本控制、产品结构优化等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效,整体盈利能力有所增强,长安汽车在海外市场的布局也逐步取得成效,进一步为业绩增长提供了有力支持。
上汽集团在营收下滑的情况下也实现了利润增长,在2025年第 一季度营业总收入为1408.6亿元,同比下降1.55%;归母净利润为30.23亿元,同比增长11.4%;一季度总销量为94.5万辆,同比增长13.3%。
自主品牌是上汽集团销量支柱,一季度总销量达60.1万辆,占比集团总销量高达63.6%。除了上汽通用五菱的35.4万辆贡献,荣威飞凡、MG在加速融合之后,也逐步显现协同效应,上汽乘用车一季度实现销售16.4万辆,同比增长0.77%。在新能源车方面,一季度销售27.3万辆,同比增长近30%,占总销量近30%,成为增长的核心驱动力之一,有力推动了公司整体业绩提升。
营收增长利润降,转型阵痛待解
营业利润双下降,亟待破局之路
与这些业绩表现较好的车企不同,北汽蓝谷在2025年第 一季度的营业收入37.73亿元,同比增长150.75%;归母净利润减少9.53亿元,同比增长6.15%,营收的增长主要得益于销量的提升。数据显示,今年以来北汽新能源销量稳步增长,其中3月销量14268辆,同比增长93.1%,一季度同比增长173.8%;北汽极狐表现更为突出,3月销量13018辆,同比增长500.46%,创历史新高,一季度销量27714辆,同比增长699.87%。尽管营收提升,北汽蓝谷仍未摆脱亏损。
行业专家表示,新能源汽车前期投入大、回报周期长,研发、设备更新及市场推广等都挤压短期利润。尽管如此,随着新能源车销量的增长,公司未来在盈利能力提升方面仍具备潜力。
广汽集团和长城汽车(601633.SH,02333.HK)在2025年第 一季度面临着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均双双同比下滑的情况。
广汽集团2025年一季度营收198.79亿元,同比减少7.82%;归母净利润减少7.32亿元,同比减少159.95%。广汽集团一季度总销量37.11万辆,同比下降9.42%。,其中新能源汽车累计销量为6.68万辆,同比下滑6.46%。细分品牌来看,广汽本田销量为9.27万辆,同比下滑20.73%。相比之下,广汽丰田的表现则相对比较好些,一季度累计销量16.16万辆,同比增长3.55%。广汽集团业绩下滑的背后,销量下滑是一个关键因素,合资品牌和自主品牌的表现都不容乐观,同时,广汽集团在新能源领域的布局尚需加强。
而长城汽车在2025年一季度中净利润腰斩45.6%,营业总收入400.19亿元,同比减少6.63%;归母净利润17.51亿元,同比减少45.60%。一季度总销量为25.68万辆,同比下降6.73%,长城汽车利润及销量下滑。长城汽车在财报中解释,归母净利润的下滑主要是报告期公司处于产品换代升级周期,销量同比有所下滑以及直营体系建设投入增加所导致。
其中,新能源车累计销量为62558辆;海外市场累计销量为90890辆。从今年前3月销量情况来看,长城汽车与比亚迪、吉利等车企相比还是有所差距。长城汽车仍处于新能源转型关键阶段,这也意味着长城汽车新能源转型仍需加快速度跟上时代的步伐。
2025年第 一季度,汽车市场呈现出复杂的竞争格局。不同车企的表现反映了其在技术创新、市场策略、产品布局等方面的差异。在未来,随着市场的进一步发展和竞争的加剧,车企们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,才能在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。